发布时间:2022-11-08 09:41:03
内容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汇:郴州疫情防控提醒,郴州隔离政策,郴州嘉禾县疫情防控,1月21日嘉禾县村(社区)疫情防控管理明白卡
内容简介
根据湖南省疾控中心制定下发的村(社区)管理明白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嘉禾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嘉禾县村(社区)管理明白卡。一、村(社区)管理明白卡卡牌1:返回村(社区)需要排查人员明白卡共有六类人员需要排查。1.境外返回人员。包括我省为第一入境点
根据湖南省疾控中心制定下发的村(社区)管理明白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嘉禾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嘉禾县村(社区)管理明白卡。
一、村(社区)管理明白卡
卡牌1:返回村(社区)需要排查人员明白卡共有六类人员需要排查。
1.境外返回人员。包括我省为第一入境点的人员和第一入境点不在我省的入(返)湘人员。
2.解除集中隔离返回人员。
3.所有自外省返回人员,包括有本土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省份的返回人员,重点是行程码上有带“*”地区返嘉人员。
4.“红、黄码”人员。
5.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次密接、潜在密接、可能暴露重点人群、时空伴随者和一般接触者返回人员。
6.从事高中风险行业返回人员。
高风险行业人员包括:
1.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启用的隔离场所驻点的医务人员、清洁消毒人员,以及接触隔离人员及其污染物的驻点安全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心理辅导人员、启用的隔离场所的负责人、信息联络员,以及不接触观察对象及其污染物的安全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2.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预检分诊、核酸采样和检测、医疗废物处置等岗位工作人员)。
3.口岸城市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和包装的从业人员、口岸进口货物直接接触人员、国际交通运输工具直接接触或服务入境国际机组、旅客、航空器、行李物品、货物以及存在暴露可能的从业人员、船舶引航员等登临外籍船舶作业人员、海关一线工作人员、移民一线工作人员、边检一线工作人员)。
中风险行业人员包括:
1.快递外卖从业人员。
2.医疗机构中除高风险岗位人群以外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员。
3.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其他工作人员、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工作人员家属。
4.国际交通运输工具其他工作人员、国际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家属。
5.口岸船舶其他作业人员、口岸船舶作业人员家属。
6.海关其他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家属。
7.移民其他工作人员、移民工作人员家属。
8.边检其他工作人员、边检工作人员家属。
9.监管场所工作人员。
10.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
11.参与社区防控的工作人员。
12.农贸(集贸)市场、超市等销售低风险地区冷链食品的摊主和相关加工企业从业人员。
13.交通运输从业人员。
14.市场(集贸)监管系统一线工作人员。
15.其他经风险研判确定的中风险岗位人群。
二、村(社区)管理政策明白卡
卡牌2:入境人员管理政策明白卡根据不同口岸入境人员我们分为两类管理
1.以长沙作为第一入境口岸的入境人员。
需实施21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其中前21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于第1、4、7、10、14、16、21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于第1、2、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以国内其他城市作为第一口岸的入境人员。
在第一口岸实施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闭环转运返湘后继续实施7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期间,并于第1、4、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第7天的核酸检测应同时采集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在第1、2、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卡牌3: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返)湘人员管理政策明白卡
根据不同中高风险地区,我们分为以下6种情况管理
1.近14天以来,高风险区或发生本地社区传播风险的中风险区来(返)湘人员。
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于第1、3、7、10、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第14天的核酸检测应同时采集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分别使用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由不同检测机构开展。
2.近14天以来,高风险区或发生本地社区传播风险的中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来(返)湘人员。
实行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于第1、3、7、10、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3.近14天以来,高风险区或发生本地社区传播风险的中风险区来所在市(地、州、盟)其他县(市、区、旗)或中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来(返)湘人员。
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和7天自我健康监测,于第1、3、7、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4.近14天以来,中风险区所在市(地、州、盟)其他县(市、区、旗)来(返)湘人员。
实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于第1、7、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5.对有本土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但尚未划定高中风险区域的地级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级行政区旅居史的来(返)湘人员。
实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在前3天实施“三天两检”(两次检测须间隔24小时),在第7、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
6.有本土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省份的来(返)湘人员。
出发前需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地后实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并于24时之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卡牌4:村(社区)管理人员信息登记明白卡
村(社区)管理人员要对以上人员建立详细台账。主要包括姓名、电话、居住地、旅居史、是否有发热和呼吸道等症状、健康码情况、返回时间等信息。
三、村(社区)处置明白卡
卡牌5:“典型症状”人员社区处置明白卡。
“新冠十大症状”包括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
处置要求:立即报告,督促就诊,诊断排查。
1.立即报告。第一时间向村(社区)书记报告。
2.督促就诊。督促居民及时到设立有发热门诊或诊室(哨点)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不可乘坐公用交通工具。
3.诊断排查。如出现以上症状且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按照相关程序排查、处置。
卡牌6:村(社区)发现“红码”人员处置明白卡。
1.立即报告。发现“红码”人员,第一时间向村(社区)书记报告,要求其做好个人防护,并就地隔离,等待转运管理。
2.闭环管理。立即安排120救护车将“红码”人员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并按相关程序处置。
3.流调消杀。疾控机构立刻开展流调工作,查清“红码”人员的活动轨迹、接触人员,对其停留过的场所、区域环境进行全面消杀;对其接触过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开展健康监测。
卡牌7:村(社区)发现“黄码”人员处置明白卡。
1.限制流动。限制进入麻将馆(棋牌室)、茶馆、网吧、农家乐(民宿)、养老机构、学校、超市、农贸市场、社区委员会、社区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药店、企业等重点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专人指导。村(社区)要指定1名工作人员,监督“黄码”人员不得外出居家场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确定1名医务人员,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黄码”人员居家健康监测工作。村(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要指导居家观察人员每天自行测量体温,做好记录,连续居家观察7天。
3.健康监测。村(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要密切关注居家观察人员的体温变化以及有无症状,一旦出现发热或其他相关症状,村(社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联系120将被观察者转运至黄码定点医院就诊。就诊后排除疑似未收治住院的观察者,返回村(社区)继续居家观察,医务人员电话随访转诊结果。
4.期满解除。居家观察期满后,由乡镇联系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开展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解除居家观察,结果呈阳性的,安排120救护车转送定点医院诊治。
卡牌8:村(社区)发现“红、黄码”人员转“绿码”人员处置明白卡。
1.健康监测。村(社区)要指导监测人员自行开展为期7天的健康监测。
2.密切关注。密切关注被监测人员体温变化,一旦出现发热及其他相关症状,村(社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乡(镇)报告,督促其按照相关规定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就诊后排除疑似而未收治住院者,返回村(社区)继续居家监测,医务人员电话随访转诊结果。
卡牌9:人员解码处置明白卡
1.信息核实。村(社区)发现“红、黄码”需要转“绿码”的人员,应详细调查人员近14天是否到过高中风险地区,是否有到过本地病例发生的乡镇,是否有和确诊病例有过活动轨迹交叉,是否有亲属朋友或其他接触人员处于被隔离状态等。
2.如果核实确实没有符合需要赋码的情况,村(社区)要指导监测人员自行开展为期7天的健康监测,凭7天内3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2次核酸检测间隔至少24h),提交居民健康码改码申诉资料(含申诉人姓名、所有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近14天详细行程轨迹和核酸结果的佐证照片或截图,健康码和行程码的截图,改码要求发送至乡镇,乡镇发送到县疾控中心邮箱43102400@163.com,县疾控中心审核如符合解码条件则进行解码。
“红、黄码”人员一旦出现新冠十大症状,村(社区)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当地乡镇报告,督促其按照相关规定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就诊后排除疑似而未收治住院者,返回村(社区)继续居家监测,医务人员电话随访转诊结果。
卡牌10,村(社区)居民操办50-300人宴席明白卡
1.按要求进行报备批准,审批表在村(社区)领取。
2.批准后按下列要求遵守:
①查验赴宴人员健康码、行程码、近14天省外返(入)嘉人员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②测量体温(37.3度及以上为体温异常)。
③未用餐时段佩戴好口罩,餐桌之间不少于1米间距,使用公筷公勺。
④没有下列人员参加宴席:
a.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人员;
b.近14天省外入嘉24小时内未做核酸检测人员;
c.未解除居家隔离和居家监测措施的人员;
d.表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人员。
⑤按属地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落实落细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四、居民防控明白卡
卡牌11:出现了发热、干咳等症状处置明白卡。
个人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后,立即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设有发热门诊或诊室(哨点)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轨迹情况。
卡牌12:村(社区)居民外出防护明白卡。
1.佩戴口罩。物品或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必须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清洁双手前不要触碰口、眼、鼻;遵循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或背向人群;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桶内;外出就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禁食野生动物,尽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付款时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现金、非接触的支付方式。
2.避免聚集。减少聚集活动,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不在人员较多的场所逗留。
3.规范就医。前往医院的路上,患者和陪同人员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医院就诊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并与其他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卡牌13:村(社区)居民旅游返家注意事项明白卡
1.及时向村(社区)报告行程,包括旅行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参观景点等。
2.省外旅游返湘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3.持续关注旅游地疫情情况,遵照健康提示主动落实防控措施。
卡牌14:村(社区)居家隔离注意事项明白卡。
1.符合居家隔离要求,原则上单独居住。
2.应在社区管理和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居家隔离人员书面承诺严格遵守居家隔离管理要求。
3.做好体温计、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和粮油、蔬菜、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准备。
4.用餐限制在隔离房间内,不得外出,拒绝一切探访。不与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空调运行时门窗尽量不要完全闭合。
5.每天按要求进行体温测量,关注身体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及时主动报告至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
卡牌15:村(社区)管理健康监测注意事项明白卡。
1.应在村(社区)管理和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社区管理健康监测。村(社区)管理健康监测人员书面承诺严格遵守村(社区)管理要求。
2.做好体温计、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准备。
3.实行“人不出社区,严禁聚集”。非必要不外出社区或社区规定区域,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的人员,由村(社区)出具证明并做好审核登记,外出时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全过程佩戴口罩,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4.每天监测报告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就医,并及时向村(社区)报告。
猜你喜欢 换一组
热门信息